麻风病的传染途径主要是密切接触传播,与感染者长期、直接皮肤接触是主要风险。
麻风病是由麻风分枝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该细菌通过破损的皮肤进入人体后,在体内繁殖并形成局部感染灶。其具有一定的潜伏期,在宿主免疫系统反应时活跃起来,导致机体出现一系列炎症反应和组织损伤。麻风病的症状多种多样,包括皮肤上出现不痛不痒的浅色斑块、周围神经粗大、肌肉萎缩等。随着病情进展,这些斑块可能会融合成大片区域,甚至影响到面部外观。
常用的麻风病诊断方法包括皮肤涂片找抗酸杆菌、活检以及麻风菌素试验。其中,皮肤涂片找抗酸杆菌可检测是否存在麻风分枝杆菌;活检则需取下部分组织样本送至实验室分析;麻风菌素试验旨在评估机体对麻风菌的免疫力。麻风病的治疗通常采用联合抗生素疗法,如利福平、氨苯砜等。早期发现并开始治疗可以显著改善预后,减少残疾发生。
预防麻风病的关键在于避免与感染者的长时间、密切接触,特别是对于可能有皮肤受损的人群。若怀疑自己可能暴露于麻风病的风险之中,应及时向专业医疗人员咨询并接受相应检查。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