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主要累及脊柱、中轴骨骼和四肢大关节,并以椎间盘纤维环及其附近结缔组织纤维化和骨化及关节强直为病变特点的慢性炎症性疾病。由于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影响多器官、多系统的全身性疾病,故对病人应做全面系统检查。脊柱病变是本病主要部位,明显的体征如驼背畸形常是确定诊断的重要依据。因此对疑有本病的病人尤应注意脊柱方面的检查:有无脊柱驼背畸形,有无骶髂关节和椎旁肌肉压痛、各个方向运动时脊柱县否受限等等。
下列方法能帮助我们了解病变的受累情况及病情严重程度。
一、体格检查:
(1)腰椎活动度试验(Schober):令病人直立,在背部正中线髂嵴水平作一标记为零,向下5厘米作标记,向上 10厘米再作另一标记,然后令病人弯腰(保持双膝直立),测量两个标记间的距离,若增加少于4厘米,提示腰椎活动度降低。
(2)指——地距:病人直立,弯腰伸臂,测指尖与地面距
(3)枕——墙距:令病人靠墙直立,双足跟贴墙,双腿伸直,背贴墙,收腹、眼平视,测量枕骨结节与墙之间的水平距离。正常应为0;如枕部不能贴墙,为异常。
(4)胸廓活动度:病人直立,用刻度软尺测第4肋间隙水平(妇女乳房下缘)的深呼气和深吸气之胸围差。小于 2.5厘米为异常。
二、放射学检查:
放射学检查是诊断强直性脊柱炎的关键。因为所有强直性脊柱炎均有骶髂关节炎,且骶髂关节为本病最早受累部位,所以对怀疑有强直性脊柱炎者,应摄骨盆正位片。骶髂关节的X线上可以表现为骶髂关节两侧的斑点状硬化、侵蚀、关节间隙狭窄,最后骶髂关节融合强直。虽然骶髂关节病变发生早,而且是诊断的重要依据。
(X线检查 具有强直性脊柱炎和骶髂关节炎的典型改变。
但国内外多数专家认为,为便于国际交流,主张采用国际标准。
强直性脊柱炎X线分期
强直性脊柱炎的分期,目前是以X线检查骶髂关节为主要分期依据,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炎的X线片分期标准如下:
早期:骶髂关节间隙模糊,并稍致密,关节间隙增宽。
中期:关节间隙狭窄,关节边缘增生与侵蚀交错,呈锯齿状,髂骨侧骨致密带增宽,最宽可达3厘米。
晚期:关节间隙消失,骨致密带消失,骨小梁通过,已呈骨性强直。
但最为典型的X线表现是腰椎的竹节样病变,因此,腰椎的正、侧位片在这些病人不能省去。当骶髂关节在平片上表现不明显时,CT、放射性核扫描、磁共振等影像学检查对疾病的早期诊断会提供很大帮助。需提醒病人注意的是:在做骶髂关节X线检查前一天的晚间应服用导泻剂,在晨起排便后再拍片,以保证X线片的清晰度。
三、 强直性脊柱炎的实验室检查诊断
(1)血常规:多数强直性脊柱炎病人的血常规为白细胞正常或稍高,15%的强直性脊柱炎病人有正细胞正色素贫血。
(2)血沉(ESR):75%的强直性脊柱炎病人可出现血沉增快,主要见于病情活动期。
(3)C-反应蛋白(CRP):C-反应蛋白是一种急性时相蛋白,它可以在组织损伤、炎症、感染或恶性肿瘤等情况下增高数十或数百倍。大部分强直性脊柱炎病人活动期C-反应蛋白升高。
(4)血清免疫球蛋白:强直性脊柱炎病人常出现免疫球蛋白IgA轻至中度增高。
(5)类风湿因子:类风湿因子是出现在血清中的一种抗体,可存在于某些疾病如类风湿关节炎病人及少数正常人中。强直性脊柱炎病人的类风湿因子阳性率与普通人群相同,即小于5%。
(6)HLA-B27:90%以上的强直性脊柱炎病人HLA-B27呈阳性,但只能作为诊断上的参考。
强直性脊柱炎实验室检查指标不多,而且无特异性,缺乏诊断意义,主要用于病情活动性判定和疗效估计。在强直性脊柱炎活动期,可见血沉增快、C反应蛋白升高及轻度低色素性贫血。类风湿因子阳性率不高于正常人群。免疫球蛋白A(IgA)可轻度至中度升高,与强直性脊柱炎病情活动有关,伴外周关节受累者可有免疫球蛋白G、M(IgG、IgM)升高。
伴有外周关节受累者,还可有血清补体的C3碎片和C4升高。血清循环免疫复合物可升高。笔者统计100例强直性脊柱炎中,血沉增快的有51例,最高达102毫米/小时;类风湿因子阳性者仅9例,而且滴度均较低。自1973年首次报道强直性脊柱炎与人类白细胞抗原(HLA)之间有关联以来,在这方面已有大量报追;认为不同地区、不同种族中强直性脊柱炎均与人类白细胞抗原B27(HLAB27)紧密关联,强直性脊柱炎的人类白细胞抗原B27(HLAB27)阳性率大约为90%。故HLA-B27检查对诊断有参考价值,尤其对临床高度疑似的病人。但毕竟还有10%左右的强直性脊柱炎HLAB27阴性,故HLAB27阴性也不能除外该病:另一方面,在正常人群中也有4%8%BLA-B27阳性。因此仅凭HLAB27:阳性也不能诊断为强直性脊柱炎。
虽然90%~95%以上AS病人LHA-B27阳性,但一般不依靠LHA-B27来诊断AS,LHA-B27不作常规检查。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和放射线证据。 早期X线表现为骶髂关节炎,病变一般在骶髂关节的中下部开始,为两侧性。开始多侵犯髂骨侧,进而侵犯骶骨侧。可见斑点状或块状骨侧明显。继而可侵犯整个关节,边缘呈锯齿状,软骨下有骨硬化,骨质增生,关节间隙变窄。最后关节间隙消失,发生骨性强直。骶髂关节炎X线下易用按钮约诊断标准分类5级:0级为正常骶髂关节,Ⅰ级为可疑骶髂关节两侧炎;Ⅱ级为骶髂关节边缘模糊,略有硬化和微小侵蚀病变,关节腔轻度变窄;Ⅲ级为骶髂关节两侧硬化,关节边缘模糊不清,有侵蚀病变伴关节腔消失;Ⅳ级为关节完全融合或强直伴或不伴残存的硬化。
强直性脊柱炎的血液化验常无特异性改变。虽然90%以上病人血清中HLA—B27阳性,但也只能作为诊断的参考。疾病活动期的病人大多血沉增快,半数以上的病人血清C反应蛋白增高和免疫球蛋白升高,因此可用作辅助指标来监测疾病的活动程度。
综上,我们知道了强直性脊柱炎的实验室检查有哪些,该病的治疗以早发现早治疗为原则,因此实验室检查对于这个原则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上面介绍了患有强直性脊柱炎做哪些检查,强直性脊柱炎应该有一个良好的饮食习惯,不仅对于强直性脊柱炎的预防有着很好的帮助,对于强直性脊柱炎的治疗也是有着不错的辅助效果的。
39健康网( 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实习编辑:陈衍)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10月18至19日,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风湿免疫科古洁若主任发起召开“2014年中国脊柱关节炎和强直性脊柱炎国际研讨会”,据悉,此次会议召集了中山大学、广州医科大学、暨南大学、南方医科大学和广州中医药大学等五家大学的风湿免疫科团队联合主办。
擅长领域:中医治疗老年心脑血管病、糖尿病、肾病、肿瘤等疾病
擅长领域: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干燥综合征,多发性肌炎,皮肌炎,系统性血管炎的诊治有较好经验。 李洪文,男,1987年7月毕业于云南中医学院。
擅长领域:主要研究领域为运用中医药与民族医药防治自身免疫性疾病。擅长类风湿关节炎、2型糖尿病、甲状腺疾病、痛风、高脂血症、急慢性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冠心病、高血压病、慢性胃炎、慢性结肠炎、习惯性便秘、脂肪肝、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睡眠障碍等病症的中医药治疗。 潘立文,医学博士,先后在国家级核心期刊上发表科研学术论文40余篇,主持、参与省级科研课题7项,结题3项,获得国家专利4项,出版个人专著2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