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急性发作期的9个治疗误区

日期:2022-05-12 核心提示:痛风急性发作期的药物治疗有哪些常见误区?济南医院的主任医师王建华大夫,帮大家进行了详细总结。

临床上,痛风的病程大致可分为急性发作期和发作间歇期。本着“急则治标、缓则治本”的原则,不同时期的临床用药也不相同。

痛风患者急性期的突出表现为关节肿痛,这个阶段的治疗以消炎镇痛为主。痛风急性发作期的药物治疗有哪些常见误区?济南医院的主任医师王建华大夫,帮大家进行了详细总结:

误区1:痛风急性期,用抗菌药消炎

痛风性关节炎是尿酸盐在关节及周围软组织中沉积引起的无菌性炎症,不是细菌引起的感染性炎症,因此抗菌素治疗无效。即便患者在应用抗生素后,关节红肿热痛症状缓解,也是因为痛风发作本身具有自限性,而不是抗菌药的功劳。

误区2:延误用药时机

现已证实,急性期痛风患者应在症状出现24~48小时内,用药越早,效果越好,药物的使用时机甚至比药物种类的选择更重要。用药不及时,疗效会大打折扣。另外,在剂型选择上,尽量不要选择缓释制剂,因其起效太慢。

误区3:急性期加用降尿酸药物

降尿酸药物(如别嘌呤醇、苯溴马隆等)本身没有抗炎及解热镇痛作用,在痛风急性期加用这类药物,不但对缓解症状没有任何帮助,反而可能会因血尿酸波动而诱发 “转移性痛风”,导致原有症状加重。但如果患者之前一直在服用降尿酸药物,仍可继续服用,目的是避免因停药引起血尿酸的显著波动。

误区4:起始剂量不足

因为过度担心药物副作用,在急性发作期,非甾体类消炎药或糖皮质激素的起始剂量不足(例如,强的松起始剂量没达到 0.5mg/kg·d),使疗效受到影响。

误区5:秋水仙碱用量过大

秋水仙碱大剂量给药法会引起严重的不良反应(如:脱发、骨髓抑制等)。新指南推荐的小剂量给药法,可使疗效不减而副作用大大减少。

误区6:不合理的联合用药

将“非甾体消炎药NSAIDs”与“糖皮质激素”联用,加重药物对胃肠粘膜的损害,增加患者消化道出血的风险。

误区7:急性期局部热敷、按摩

这样做会导致局部肿胀及疼痛加重。正确做法是冷敷、休息、制动。

误区8:不良的生活方式

痛风发作与不良的生活饮食习惯密切相关,建议患者平常一定要多饮水、忌酒、少吃富含嘌呤的食物(海鲜、动物内脏等),注意控制体重,避免受凉。

误区9:过早停药

控制急性发作的治疗应持续至炎症完全消退,过早停药或过早恢复活动往往会导致病情复发。

参考文献:

王建华. 痛风急性期的9个治疗误区. 医师在线. 2020,1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