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患者快收好!吃对这5点,尿酸被治得服服帖帖,痛风不常发

核心提示:痛风究竟有多痛呢?难道真的是患者在无痛呻吟吗?今天一起了解一下吧。 2021-12-10

“痛风能有多痛,我看你就是不想出去赚钱。”

老爸虽然才43岁,可已经是有着六年痛风史的人了,每次疼的连下床都难,但却一直得不到我妈的理解,一直嫌我爸装神弄鬼,认为我爸是故意躲避赚钱,看着我爸一犯病就阴阳怪气的,我也非常的无可奈何,于是对痛风这种病也做了不少的调查,希望能让老妈体谅一下我爸。

痛风究竟有多痛呢?难道真的是患者在无痛呻吟吗?

一、痛风究竟有多痛?

痛风究竟有多痛,有人是这样形容的——“天下第一痛”。

相信有过痛风经历的朋友都会有这种撕心裂肺的感受。有痛风病友曾描述过痛风发作的感受:晚上睡觉的时候常常在大脚趾的尖锐疼痛中惊醒,起初稍缓的痛感愈演愈烈,一会儿就能感觉到韧带的剧烈拉扯撕裂,一会儿是噬咬般的疼痛,一会儿又是压迫感和收缩痉挛。

与此同时,患处的感觉如此尖锐切肤,就连被子的重量都变得难以承受。痛风难受,还爱在晚上发作,痛起来觉也别想睡好了!光是一段简短的描述,就已经能够让人感受到痛风的难受。

不仅如此,医学上评定痛风痛为十级疼痛,可以达到女性怀孕阵痛的程度。

二、痛风疼痛太难忍,中医治疗有妙招

那么痛风疼痛太难忍应该怎么办呢?

痛风是一种因嘌呤代谢紊乱,或是因体内尿酸排泄障碍所导致的疾病,明显特征就是反复发作的急性关节炎、慢性痛风石形成及关节畸形。

而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饮食习惯的变化,但痛风这类代谢性疾病的发病率却逐渐呈现着上升的趋势,且发病人群也有着呈年轻化的趋势。

中医在治疗痛风方面具有比较独特的优势,在对痛风患者的病情上进行辩证的基础上,采用艾灸疗法与中药内服法都可取得理想疗效,而且较少引起不良反应。

1、艾灸外治

艾灸是中医的特色疗法之一,操作简单,疗效显著,艾灸能够使药性从毛孔而入其腠理通经贯络,行气活血。取用艾条对大椎穴、曲池穴、阴陵泉穴及病变关节的局部穴位作为主穴进行艾灸,临床实践证实,采用艾灸法对痛风患者进行局部外治能明显改善其临床症状。

2、中药内服

在中药治疗痛风的文献研究中发现,痛风的证型以湿热蕴结证最为多见,治疗痛风的用药以清热类中药、活血化淤类中药、利水渗湿类中药和祛风湿类中药为主,牛膝、黄柏、土茯苓和苍术为治疗痛风最常见的中药。

陕西中医药大学徐红主任指出,痛风患者在发病前期以脾虚湿热为主证,在发病的后期以肝肾阴虚为主证,在对其进行治疗时可将黄芪、土茯苓、山慈菇、丹参、桑寄生作为主要药物,在其发病的前期加用理气健脾、疏肝和胃之品,在其发病的后期加用平肝护肾之品。

三、不想痛风常发作,饮食调理是关键

对于痛风疼痛的改善,最主要的是预防痛风的急性发作,而在预防痛风急性发作上,饮食调理是比较关键的一环。

1、多喝水

痛风多因体内尿酸排泄障碍所致,所以痛风患者要保持多喝水的好习惯,提升每日的尿量至2000毫升以上,3000毫升以内,多代谢体内尿酸。

2、多吃新鲜蔬菜

新鲜蔬菜中富含钾元素,可以促进尿酸的排出量,痛风患者可每日增加新鲜蔬菜摄入量500克以上,更利尿酸代谢。

3、豆类适量吃

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应该知道,豆类含丰富的蛋白质、大豆异黄酮、膳食纤维等有益物质,但很多痛风患者不敢吃豆类食物。

实际上豆类的促尿酸排泄作用,是高于因嘌呤含量高而导致的血尿酸合成增加,所以不会影响血液中嘌呤的量,可以适量的吃吃豆腐、豆浆等豆制品,但不要直接吃干豆。

4、水果挑着吃

痛风患者的水果摄入量约控制在每天250g,水果学会挑着吃。科学家们也针对痛风患者应该吃哪些水果做过一项调查,发现坚持吃了2日樱桃的患者,竟比未吃樱桃的人复发痛风的风险降低了近二成。

所以建议痛风患者们日常也可以多吃一些维生素c含量丰富的水果,比如樱桃。

5、对酒敬而远之

众所周知,酒精会增加痛风发作的风险,啤酒尤为显著,急性痛风发作、药物控制不佳或慢性痛风性关节炎的患者,应严格禁酒精。

四、痛风不痛了,也别不管

痛风一旦发作预示着关节腔已经沉积很多尿酸结晶了,需要长期坚持降尿酸治疗才能把困难慢慢解决。如果后期忽视了对于尿酸量的控制,容易导致痛风反复性发作。

所以当痛风缓解症状后,仍需后续的降尿酸治疗。只有把尿酸控制在360μmol/L以下,才能避免痛风反复发作,减轻对于关节、肾脏等进一步的损害。

痛风这个病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同样也意味着不是一次治疗就能一劳永逸。痛风的患者朋友们能规律治疗、定期复查,才能保证安全、有效的治疗,进而减少痛风发作频率。

参考资料:

[1]邵继红等. "痛风与高尿酸血症的流行病学研究进展." 疾病控制杂志 8.2(2004):3.

[2]李海昌等. "间歇期及慢性期痛风中医方药的文献研究." 中华中医药学刊 2(2013):252-255.

[3]刘浩. 高尿酸血症及痛风中西医结合研究进展[C]// 2016年全国医药卫生学术交流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