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健康笔记
首页 > 风湿科 > 正文

年轻男性全身多处疼痛,风湿指标却是阴性,到底是个什么病?

2019-11-07 00:00:02医学界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纤维肌痛,不得不说的痛!

  小徐是一个帅气阳光的男孩子,生活单纯的他每天过着开心而朴素的生活。可是,4年前的一天,这种生活被命运之神打破了。

  那天下午,他像往常一样下班回到家中,正准备干家务时突然身上冒出了一种奇怪的痛,而且多处迸发:包括他的颈椎部关节、双肩关节、肩胛部、双下颌关节;胸部的胸骨、胸肋关节;腰部的腰椎关节、双髋关节;下肢的双小腿腓肠肌处等,这让他被迫停止手中的家务,自行给予布洛芬止痛药物,并休息了一会,症状很快减轻了。

  但是这种疼痛并没有离他而去。自那以后,每当活动后或者天气变冷时这种疼痛都会如期而至,而且越来越频繁。这严重影响了他的工作和生活,他开始变得焦虑和抑郁,睡眠障碍,社交活动也受到了影响。

  6月前的一天,他彻底受不了了,开始接受一系列规范的检查,他先后去了宁波某医院就诊,经过风湿四项、补体、免疫球蛋白、抗核抗体十七项、免疫八项等检查,结果令人很失望,全阴性结果,这让他很灰心,迫于经济原因,他返回家乡,来到了我科。

  在我科,我们根据1990年美国风湿病学学会的诊断标准对小徐进行了详细地体检,并对他的脊柱进行了全面MRI扫描,在排除类风湿性关节炎、脊柱关节炎等疾病基础上,最终确诊为纤维肌痛综合征。

  那究竟什么是纤维肌痛综合征呢?它为什么这么隐秘而又折磨人呢?

  

  纤维肌痛综合征是个啥病?

  纤维肌痛综合征,也称纤维肌痛症,是以全身弥漫性疼痛为主要特征的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本病较为常见,好发于40岁以上女性人群,按照1990年美国风湿病协会发布的分类标准,男女比例约为1∶7,欧美国家患病率为2%~8%,我国香港地区约为1%,大陆和台湾地区尚缺乏流行病学报道。

  有研究发现,随年龄增长,本病患病率也随之越高,50~60岁女性中患病率高达8%。

  病因和发病机制

  病因不清。目前认为与睡眠障碍、神经内分泌变化、免疫紊乱、一些体内正常存在的氨基酸浓度改变及心理因素有关。继发于外伤、骨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及肿瘤等非风湿病者称为继发性FMS,如不伴有其他疾患,则称为原发性纤维肌痛综合征。

  发病机制:不清。主流观点认为“中枢敏化”是本病的主要发病机制。

  纤维肌痛综合征有啥典型表现?

  1.特征性表现:

  慢性全身性广泛性疼痛,大多数病人伴有皮肤触痛,时轻时重。13%的病人有广泛性肌肉疼痛,43%的有局限性疼痛,以中轴骨骼(颈部、胸、下背部)、肩胛带及骨盆带肌肉最常见,其他常见部位依次为膝、头、肘、踝、足、上背部、中背部、腕、臀部、大腿和小腿。(详见诊断标准中18个解剖压痛点)

  2.其他表现:

  约90%的病人伴有睡眠障碍,表现为失眠、易醒、多梦及精神不振。一半以上的病人可出现严重的疲劳,甚至感觉无法工作。也可伴有晨僵,与睡眠和疾病活动度有关,也可以出现头痛、胸痛、头晕、腹痛、感觉异常、呼吸困难、抑郁或者焦虑等。

  纤维肌痛综合征咋诊断?

  纤维肌痛综合征作为一种“鲜为人知”的疾病,在我国医疗界和大众中普遍得不到足够的认识。有报道显示,我国本病的首诊误诊率高达87%。由于本病症状谱多样、又没有特异的实验室指标,同时一定比例的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和抑郁情绪,导致内科医生、甚至风湿病专科医生对本病的认识存在误区。

  有诊断标准吗?

  有的。目前诊断主要参考1990年美国风湿病学会的诊断标准:

  1.持续3个月以上的全身性疼痛,包括身体的左右侧,腰的上、下部及中轴(颈椎或前胸或胸椎或下背部)均疼痛。

  2.压痛点:以拇指按压,压力为4kg,18个压痛点中至少有11个疼痛,18个(9对)压痛点。

  同时满足上述2个条件者可诊断为纤维肌痛综合征,其敏感性为88.4%,特异性为81.1%。

  治疗原则

  目前纤维肌痛综合征的治疗应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为目的,诊断要及时准确,具体治疗方案应医生和患者共同商榷制定。

  首先是教育患者,即向患者提供基本的具体介绍,并且对患者的疼痛、体能和心理状态进行综合评估。治疗方面,基于实用性、费用、安全性和患者意愿等考虑。进一步的治疗则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考虑以下治疗方法:心理治疗、药物治疗、多元化康复治疗。

  综上所述,纤维肌痛是一种慢性失调,关节和肌肉无法解释的痛。它不是一种疾病(有病灶)。它是一种综合征(表现为症状),有许多并发症状。虽说大多数纤维肌痛病人存在持续的慢性疼痛和疲劳,大多数病人还要经历复发和缓解的过程,但是,该病不造成脏器的损伤,预后良好。所以,早期识别和准确诊断,积极治疗,最为重要。

  参考文献:

  [1]内科学,葛均波,徐永健主编.─9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

  [2]Rusu C, Gee ME, Lagace C, et al. Chronic fatigue syndrome and fibromyalgia in Canada: prevalence and associations with six health status indicators[J].Health Promot Chronic Dis Prev Can,2015, 35(1):3-11.

  [3]Wolfe F, Ross K, Anderson J, et al. The prevalence and characteristics of fibromyalgia in the general population[J]. Arthritis Rheum, 1995, 38(1): 19-28.

  [4] Queiroz LP. Worldwide Epidemiology of Fibromyalgia[J]. Curr Pain Headache Rep, 2013, 17(8): 356.

  [5] Scudds RA, Li KM, Scudds RJ. The Prevalence of Fibromyalgia Syndrome in Chinese People in Hong Kong[J]. J Musculoskelet Pain, 2006, 14(2): 3-11.

  [6] Campos RP, Vzquez Rodríguez MI. Health-related quality of life in women with fibromyalgia: clinical and psychological factors associated[J]. Clin Rheumatol, 2012, 31(2): 347-355.

  [7]Clauw DJ. Fibromyalgia: a clinical review[J]. Jama, 2014, 311(15): 1547-1555.

  [8]尉国师, 周海核, 唐力. 原发性纤维肌痛综合征113例临床误诊分析[J]. 河北医学, 2013, 19(12): 1845-1846.

  [9]焦娟,贾园,吴庆军,等(译).欧洲抗风湿病联盟纤维肌痛症治疗管理指南(2017年修订版)[N]. 医学参考报风湿免疫频道, 2017-12-16.

  [10]焦娟, 贾园, 吴庆军, 等. 解读2017年欧洲抗风湿病联盟纤维肌痛治疗管理建议[J].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 2018, 22(1): 67-70.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特别策划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